继苹果之后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,又一大厂宣布退出国内市场。
据日媒报道,集团已将面向日美欧销售的相机转移至泰国工厂生产,今后,其在国内的工厂将仅生产面向国内市场的相机产品。此外,索尼方面表示,在中国生产的电视、游戏机和相机镜头等产品,将继续向市场供货。消息解释,若持续以国内工厂设为单一出产地,将会给索尼其供应链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。
随之而来的,是其将其主要工厂迁至泰国。正在生产的“α”品牌高端无反相机,也已将大部分产品的生产转移至泰国工厂。未来,将由泰国工厂负责生产销往欧洲的产品,占其总产量90%。
资料显示,国内市场曾一度占据索尼“半壁江山”,即便是在大流行等因素下,也是继美、日、欧盟之后的第四大消费市场。然而,赚的盆满钵满后,索尼却转身走向别处。
有人说这是“撺掇”,有人说这是眼界太低,背后究竟何由?
01 “紧跟”苹果步伐,关闭国内工厂
过去20年里,国内市场吸引无数外企投资,我国制造业一边吸纳一边进步,很快便急速崛起。
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、人力成本大幅增长等原因,让以苹果为首的外企,纷纷撤离工厂,转移至印度、越南等国家,美其名曰“产业链多元化”。
2022年,外媒爆料苹果已经确定将产线搬离。对此,苹果CEO库克回应:“意在摆脱对市场的依赖”。据悉,苹果在全球的生产基地,有三分之一在中国。一旦苹果生产线迁走,随之撤退的还有七家富士康工厂。而这七家工厂里有120万苹果生产线工人将面临失业。
苹果的代加工业务为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,国人对苹果产品的消费热情,也为其贡献了可观的营收,本身是“双赢”的局面,然而苹果却单方面破坏了这样的平衡。为了提高利润率将工厂全部搬走,网友怒斥:“这是放下碗筷砸锅!”
苹果的做法使得更多企业纷纷效仿,公开资料显示,影像企业如佳能、尼康早几年就关闭国内工厂,索尼此次是紧跟“老大哥”的步伐。
索尼将产能转移后,意味着工厂的产品将只提供给中国市场销售,而东南亚工厂生产的相机则会出口海外。索尼掌握着核心技术,尽管其表态“不会完全退出市场”,难保其将最前沿的技术供给海外,而较为落后的技术留给我国市场。
日本影像企业纷纷退出,实则是被市场“抛弃”。据日本相机暨影像产品协会发布的市场报告,去年5月的数码相机销售量较同期下降63.7万台,降幅约为10.4%。影像业的没落验证了,市场的选择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。
02 德专家:失去国内市场的后果是灾难性的
苹果将其重心转移至东南亚以及印度后,生产链受到严重阻碍。印度的工人好吃懒做,工厂一度面临停产,直接影响了iphone14的交付。为了按时完成生产任务,苹果再次回到国内市场。他们意识到,只有在中国,才能够有稳定的生产水准。
与此同时,韩媒在《技术水平报告》中指出,两国的尖端技术发生逆转,曾被视为IT强国的韩国,如今在系统软件、人工智能、虚拟技术上,都被我国追赶。对此,韩媒惊讶表示:“技术势不可挡,已经撕下韩国‘出口后花园’的标签”。
此外,部分日企仍看好我国市场,知名生科企PAIOTIDE将第一站放在中国,通过将旗下“青益莱”前沿抗老科技成果引入国内市场。据悉,该物质脱胎于哈佛实验室,研究证实其能够改善哺乳动物体内分子(又被称为人体“能量工厂”)数量和质量,从而修复身体老化分子。
良好的科研背书下,“青益莱”已在京j .东陆续出货上万瓶,浏览其评论区不难发现,多数消费者表示服用后“精力提升”“睡眠质量改善”“记忆力更好”等,哪怕要价4位数,也能不断吸引一二线高净值群体为其下单。
我国有效填补了该类物质的市场需求,“青益莱”类成熟产物也有望改善我国中老年人带病生存率,使得2.6亿老龄人口老去。据品牌方消息,计划未来在中国搭建生产线。当下全球消费市场疲软,我国市场经济仍蓬勃发展。对此,德媒曾发出警告:失去中国市场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。
近日,另一日企松下控股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步伐。该公司近期宣布,计划3年内在华新建10座以上制造工厂。松下控股副社长本间哲朗表示,“不扎根中国市场,就不能造出被消费者喜欢的产品”。
03:中国市场并非来去自由
据日本信用调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报告,自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,关闭办公据点或退出国内市场的日企达2176家。甚至,日本启动“经济救助计划”,出资2435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58亿元)用于资助日本制造商将生产线撤离。
现如今,以索尼为首的日企正在加速撤离,无一例外,都是为了降低自身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。我国市场讲究公平竞争,中国的数码产品已经不再像20年前任人宰割了。
中国市场犹如一份巨大的蛋糕,唯有过硬的产品实力和服务意识才能够留下来。正如网友所说:“撤走可以,到时候想回来,可没那么容易!”
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